每次召开人类细胞谱系研究大科学设施技术部例会和两总师会,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建设团队带头人孙飞,总会与团队成员针对会议内容进行热烈讨论。这样的讨论能够加深认识与理解,正如他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作为我国高端科研仪器自主研制领域的杰出代表,孙飞曾主持开发的“太行”TH-F120透射电子显微镜。这是我国首款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发过程漫长而艰辛,团队在30千伏到120千伏的跨越中,熬过了电子枪高压打火的困境、历经40余种荧光层测试的求索,耗时近十年攻克核心部件与整机组合难题,终见分辨率优于0.2纳米图像。这一突破是孙飞带领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突破,让我国成功摆脱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进口依赖。
孙飞并未止步于“太行”TH-F120透射电子显微镜带来的荣誉,“华丽变身”为细胞谱系设施总指挥兼总工程师。从规划论证到技术实现,从资源整合到团队协作,孙飞始终冲在第一线,以智慧和定力拆解着“时限紧、流程严、产出新”这一“不可能三角”。为厘清设备采购与管理的权责流程,他在清明节假期亲手绘制出一套极其详尽的流程图。每一个环节、每一处衔接,都经过反复推敲和多方沟通。这份严谨与负责,既让他面对难题时总能找到破局点,也深深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作为科研团队负责人,孙飞是个“细节控”,追求极致技术攻关的每个细节,从原理深处审视每一个技术环节;作为广州健康院行政负责人,他又是真诚温暖的“心灵导师”,以其特有的敏锐与包容,成为研究院每位成员最信赖的支撑。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总会有人围坐在孙飞身边,聊天话题从项目难点到人生选择。每当捕捉到创新火花或发现可优化空间时,他会真诚地发出邀请:“来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好好聊一聊!”他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每位科研人员敞开,那里既是攻克技术瓶颈的作战室,也是破解管理困局的调度台,更是滋养科研心灵的充电站。
从透射电镜到细胞谱系,从微观结构到生命奥秘,孙飞的研究跨越了多个领域,这既是一份从容自信,也是一种选择担当。每一次跨领域研究,孙飞始终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如今,孙飞带领着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以一种充满自信的步伐,在细胞谱系设施建设的征程中前行,向着更深、更远的科技前沿迈进。他就像一束光,并不耀眼灼目,却足够温暖、足够持久,照亮着中国自主创新的长路,也照亮着我们这群有幸与光同行的追梦人。

孙飞和谱系设施建设部分人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