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修润:做一名在科研战线上与其他同志共同前进的老兵
来源: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
2025年07月10日 11:07


人物简介

葛修润(1934— ),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试验技术和古文化遗址保护工程的开拓者。

入党志愿书

我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五年中,是党不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教育,又给我创造了种种学习条件,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少年,逐步懂得要努力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更通过我亲眼目睹的新旧两个中国的对比,使我深切体会到这一条伟大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党是久经考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尽管十年内乱使我们党受到了严重损害,党的队伍的主流仍然是纯洁的和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完全能够依本身的力量,克服自己的阴暗面,纠正自己的错误,更加生气勃勃地前进。

当前,我们伟大的党在她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制订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作为一名由党一手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决心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献身于党的伟大事业中去,争当一名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为了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身!

我将永远按照党章上明确规定的党员的八项义务,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组织上的各种考验。如果党组织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一定按期交纳党费,坚决执行党组织分配给我的工作。今后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努力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要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做一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献,不谋私利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向群众学习,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同甘共苦,维护广大群众的正当权益,做一名勤勤恳恳的人民勤务员。我一定要严以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弱点,加强政治修养,特别要开阔心胸,戒骄戒躁,做一名热心支持好人好事,坚决反对坏人坏事,勇作批评及自我批评的普通一兵。

我一定要更努力地钻研业务,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培养年轻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敢于不怕艰难险阻,攀登科学高峰;要活到老,学到老,反对思想僵化,反对固步自封,要勤于思考,要勤于探索,讲究实际,不图虚名,在科研岗位上努力起先锋模范作用,要提倡高尚的科研道德,反对不正之风,努力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做一名在科研战线上与其他同志互帮互学,共同前进的老兵。

延伸阅读

1988年葛修润当选湖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葛修润是我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最早引入有限单元数值分析方法的专家学者之一,我国岩质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研究治理方面著名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岩石力学试验技术和古文化遗址保护工程的开拓者。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早已根植于年少的葛修润心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为地下党员的哥哥、嫂嫂把还在念初中他接到跟前严肃地说:“你已经长大了,今后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新中国的需要。”1950年淮河突发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并题词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领袖的号召,亲人的嘱托,影响了葛修润一生的选择。1952年 11月葛修润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的他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水利系,立志要报效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科学知识,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之后留学苏联并获苏联水利工程师职称。

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坚定了葛修润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他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岁月,经历过新中国和平建设的年代,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建设新中国的豪迈壮举,也见证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通过新旧两个中国的鲜明对比,葛修润深切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逢其时,葛修润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此时49岁的葛修润怀揣着满腔科技报国的信念,毅然写下了言辞恳切的入党申请书,他决心加入共产党,并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献身于党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多年来,葛修润也一直坚守着这份初心和承诺,他用自己的行动认真践行着对党的誓言:“我一定要更努力地钻研业务,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培养年轻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敢于不怕艰难险阻,攀登科学高峰。” 他基于国家建设形势的迫切需要,以深厚的学科理论和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在岩质边坡、地下工程、岩体工程数值分析方法、岩体力学基本性质研究和岩石试验设备研制等众多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如今,年事已高的葛修润不顾年迈的身体,仍然奔波于岩石力学研究的第一线,依然在进行着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的研究。葛修润用一生对科研创新事业的不懈追求诠释了他对党的挚爱与忠诚。他将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岩体工程问题研究当中,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在相当广的领域里从事着开拓性工作,为我国岩体力学事业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大岩体工程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葛修润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有着高度的爱国情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着重表现在他将先进的岩土力学技术用于古文物的保护中。他多次出任中外合作保护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等项目的中方专家组组长和专家,主持了大冶铜绿山铜矿古矿遗址的高陡边坡、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及三尊佛像的静动力三维有限元分析并提出加固治理和监测方案,为整个工程的完成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古遗址的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创新思维提出了“无压容器”方案,在三峡工程水库库底建水下博物馆,用以保护白鹤梁题刻,建水下景观廊道,以供人们参观白鹤梁。他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着岩石力学在国防工程中的相关研究,关心着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多年来,葛修润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中国岩体力学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为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