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慕孙:将余下的生命贡献给党和人民的科学事业
来源: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
2025年07月10日 11:07


人物简介

郭慕孙(1920—2012),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际流态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1989年获首届国际流态化成就奖,2008年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评选为化学工程百年开创时代50位杰出化工科学家,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学者。

入党志愿书

1.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广大工农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虽然缺乏工业财经的经验,(但)将我国引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经常自我批评,勇于推行党内斗争,粉碎了“四人帮”,使之从暂时性的污泥浊水的冲刷中不断自行再生;在艰难困苦中,善于指明大方向,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永远以公仆自居,有能力办成自己想办的任何事情。二十多年来,在党领导下工作和生活,使我看到,除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其它出路是不可思议的。

我赞成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信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老前辈为我们创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永远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

2. 对我自己的认识

回顾二十多年来,在党领导下工作和生活,我能够服从党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要求,为某些具体任务,努力奋斗。但我自知,由于出身资产阶级、受过半殖民教育、多年出国学习和工作,思想意识的残余难于肃清:在困难面前往往束手无策,暴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固有的软弱性;在大是大 非面前,难于识别那些篡改了马列主义的领导,表现了水平不足;处理人事上,只知直率,不讲作风和策略,影响团结,有损于党的事业;重业务轻政治,一贯希望埋头科研减少人事、组织、社会活动。

3. 为什么申请入党

我承认党的章程。我希望在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下,提高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克服软弱性,改良工作作风,肃清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残余。

我不想分享荣誉、掌揽大权,而希望在党组织的约束下,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四个现代化中,更有效地将余下的生命贡献给党和人民的科学事业。

我要求党组织经常用党员的十条义务来对照和监督我的行动,提出批评,指明途径,以达到上述的目标。

延伸阅读

2009 年郭慕孙(第一排左一)在北京参加第五届中美化工会议

郭慕孙是我国流态化学科的奠基人,颗粒学的开拓者,国际化工界享有崇高声誉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和研究所的发展拼搏了半个多世纪,作出了卓越贡献。

拥有32年党龄的郭慕孙,生前始终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他曾深情地表示:“除了继续努力外,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早晚是能办成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己,与研究所实际相结合,在凝练学科方向、人才教育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建言献策,如“化冶所积累的知识财富”“可推广的流态化技术”“发挥过程所在国外学习和定居人员的知识和联络作用”“农民致富—过程工程能做些什么”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胸怀全局、严于律己、求真务实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郭慕孙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觉得自己还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心中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他不仅对流态化研究情有独钟,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执着追求。他曾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利用、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国民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过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科技以人为本”“CAS(中国科学院)要发挥管理作用、引领作用”“建立自主创新全民全龄的智力开发体系”“扩大奋斗目标,设立国家行业奖”“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几点建议”“能源 / 资源 / 智力”“资源 / 能源节约型的小康社会”“留给子孙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及“想象出创新”等等。其中,“建立自主创新全民全龄的智力开发体系”刊登在《科学新闻》上,并被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信息》和《科技工作者建议》转载,还被评为2006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四年之后,郭慕孙在他的“宏观瞻望随笔”中这样写道:“全国性的保先教育已过,但我们该随时维持保先的精神。”他爱党爱国,严于律己,对他人则满腔热情,他曾把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10万元港币全部捐献给中国颗粒学会,设立了青年颗粒学奖。他还把自己的奖金稿费补贴给学生,或交给妻子桂慧君,用于自闭症和弱智儿童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他率先将捐款交到所党委,并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交纳特殊党费,而后又通过汇款给中华慈善总会,支援灾区学校重建,前后累计捐款万余元,还写了“抗震救灾建议”。此外,他每年都带头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捐款,希望为她们尽快摆脱贫困尽一些绵薄之力。在向雨雪冰冻受灾地区、西部贫困地区、西南旱灾区及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时,他不仅捐款,还买来新的棉衣棉被捐给灾区,以表达对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关爱之情。

全所上下对郭慕孙充满崇敬和爱戴,认为“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在耄耋之年仍潜心学习、认真思考、深刻剖析,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并且学习心得与思想分析颇有见地,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同志很好地学习、领会”。郭慕孙曾作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和中关村街道工委的表彰,是我们身边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