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
来源: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
2025年07月10日 11:07


人物简介

王战(1911—2000),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森林生态学家。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发现“活化石”水杉,主张森林“采育择伐”,实现永续利用。

入党志愿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能够参加这样一个伟大光荣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我经历了大半生的探寻、思索、追求,在古稀之年作出最庄严的抉择,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我是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生活了三十八年之久,我亲睹了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无能,他们对内祸国殃民、鱼肉百姓,对外丧权辱国、认贼作父,在他们的反动统治下,大好河山成了帝国主义和冒险家的乐园、劳动人民的地狱,国家风雨飘摇,百姓民不聊生,使多少爱国之士痛心疾首,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国土遭沦丧,同胞受屠戮,作为一个流亡学生,国恨家仇使我的青年时代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同时也痛恨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求荣及其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在爱国主义思想的驱使及进步同学的影响下,我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北京学生南下示威运动,“一二 • 九”学生运动,并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那时的生活经历和斗争的实践就告诉了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民族的希望。

但是对共产党真正的认识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这几十年。当我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起来革命,推倒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沉重的大山,当我看到一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改旧观,蒸蒸日上,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生机勃勃,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这些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历史奇迹的出现,共产党便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的心。经过学习我懂得了共产党(之)所以能有摧枯拉朽、扭转乾坤的伟大力量,是因为她是以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她按照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最后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思想、政治、文化的巨大进步,必然引导人类社会由“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使我懂得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开始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于一九五七年怀着渴望的心情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要求。从此决心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听党的话,跟共产党走,努力献身于林业科研的实际行动,接受组织的考验,实现自己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理想。

正当我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努力以实际行动争取加入工人阶级先进行列时,十年浩劫的重重打击向我袭来,尽管自己对“文化大革命”有诸多不理解,尽管挨批斗住牛棚也没有动摇我对共产党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因为我认为共产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科学的东西是磨灭不了的。

党的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带来了党和国家的振兴和知识分子的春天,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激励着我们科学工作者去忘我的劳动。此时,我倍感到,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怎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让我的余年能够发出更多的光和热,答案是,只有加入共产主义先进战士的行列,努力多做贡献,成为一个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才不虚此生,因而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接受党的章程,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刻苦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延伸阅读

1986年王战在长白山进行森林调查

王战是我国著名林学家和森林生态学家,他作为林业专家,从森林生态系统出发提出“长江确实有变成黄河的危险”“永葆森林长寿性”等学术观点,为国家下决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经营好森林、实现绿水青山永续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走遍全国,跋山涉水,采集植物标本一万余份,定名杨柳科60多个新种、新变种、新变型,填补了我国杨柳科分类的空白。

九一八事变后王战作为流亡学生,亲眼目睹国土沦丧、同胞受难,国恨家仇引发了青年王战强烈的爱国思想,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新中国成立后,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国家建设大潮,见证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努力拼搏,国家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于1957年提出了入党申请。正在他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争取加入工人阶级先锋队时,十年“文化大革命”袭来,挨批斗关牛棚都没有动摇他心中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科学研究。拨乱反正后迎来“科学的春天”,王战感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在1984年以七十三岁高龄再次提出了入党申请,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王战一生热爱森林、研究森林、保护森林,与森林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为森林付出了毕生精力,森林就是他的生命。他建立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说长白山是一部天书。他熟悉长白山的一草一木,那崇山峻岭就是他的家,山间的草木都是他的亲人,女儿叫他“老树爸爸”。

王战全力培养他的研究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胜过对子女的关心,甚至女儿见爸爸都成了奢望。他言传身教,以大自然为课堂,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出众多林业界的领导、专家和业务骨干,七十五岁高龄还带着学生爬长白山考察森林,还编了一段顺口溜:“人虽七十五,爬山赛老虎,培养接班人,风雪不可阻”。

王战基于丰富的科学积累和实践,对人类活动对森林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出了预判,本着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1979年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长江确有变成黄河的危险”,之后又提出“绿化西北,改造黄河”“拯救西南绿色长城、保护江南鱼米之乡”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再次证明,王战当年的预判绝非危言耸听。1998年国家林业局领导来所征求王战先生对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意见,王战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实施然林保护深感欣慰,一年后王战病重,在病榻上口述了《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议》,提出了富于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六点建议,落款是“一个老人的最后陈词”,这是一个老林学家多年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是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