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澄中(1913—1987),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重离子物理研究事业奠基人。
党员登记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路线我是衷心地拥护的。回忆1957年我带了十几位青年科技人员和7位工人师傅到兰州来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室。当时,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不久,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响应党的号召,满怀信心地来到兰州。但是从1959年“大跃进”开始一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其中除1963—1965的三年时间科研秩序比较正常外,其余的15年时间都不同程度
地处在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度过的,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所内物质条件初步具备,而我又是从40多岁到60多岁精力比较充沛,却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党的科学事业作出较好的成绩来,感到十分遗憾。这次整党的一个收获是克服了我懊丧的情绪,决心保持向前看的革命乐观主义。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和三十多年建设社会主义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造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其中经历了多少次的挫折和失败,但我们党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纯洁队伍、统一认识,继续领导全国人民向前迈进,每个党员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强大和旺盛的战斗力。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一天比一天好,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为了实现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所提出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即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我们党确定了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又制订了城市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具体方针和政策,我完全拥护。我深信改革和开放是搞“四个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在科技战线上工作近三十年的经历也使我深切体会到,科研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四化”的需要。
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党员知识分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支持和贯彻各项改革方针和政策,并在前进的道路上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在科研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当好学术带头人,培养青年,带好博士研究生,争取在我国核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作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来。
延伸阅读
1975年杨澄中(左)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老图书馆与同事们讨论研究计划
杨澄中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粒子加速器、核探测器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我国原子核科学技术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领导开创了我国重离子反应实验研究。1951年,为报效祖国,杨澄中辞去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系聘任,放弃了在核物理前沿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携带自费购置的珍贵科研仪器和材料毅然归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根据党中央部署,1957 年,杨澄中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从北京来到兰州,创建了我国原子核物理后方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后来发展为现在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西部发展落后,生活环境艰苦,杨澄中不畏艰难,带领科研人员奋发努力、边干边摸索经验,从每项技术的创新突破,到每个细节臻于完美,最终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台1.5米回旋加速器,并完成了二机部下达的国防“一号”和“二号”科研任务。
杨澄中是个“全能实干家”,为了满足开展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的需要,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发展了用于核物理实验的多种类型的粒子探测器,诸如蒽和 NaI(TI)闪烁晶体、气体计数器、长中子计数器和裂变电离室等,自制了一批核物理电子学线路,如线性放大器、高压稳定电源和甄别器等,质量优于当时从苏联进口的设备,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利用这些装备和自制的仪器设备,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杨澄中对制图、真空、焊线路等都非常在行,“文化大革命”下放到工厂劳动期间,车、钳、铣、铇、镗机器他都能开;安装实验靶子、探测器等技术独到,他还有着高超的吹玻璃技术,如今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系的陈列柜中,还珍藏展出杨澄中 40 年代末在该系制作的一台核探测器,该核探测器的玻璃壳就是他自己所吹。
杨澄中一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为了国家发展和科学事业,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包括“文化大革命”中自己和家人受到不公正对待,从无怨言,从不放弃;而每当取得成绩,获得荣誉,在国内外受到尊重时,他常常说的是:“我得到的荣誉是代表国家的。”
1973年以后,为了研究所发展,为了铺平走向世界的道路,花甲之年的杨澄中四访欧洲、三赴日本,带领我国年青一代核物理科学工作者,走向重离子物理的世界大舞台。
2020年1月,为致敬表彰为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典型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隆重表彰了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等71位核工业功勋人物,杨澄中也一同被授予核工业功勋奖章和核工业功勋人物奖牌。
1951年至1987年,三十多年时间里,从壮年走到暮年,杨澄中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知识、智慧,甚至生命。他始终扎根西部,坚持奋斗在最前线,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国重离子物理研究走向世界和重离子加速器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