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临照:为人民尽忠是不限年龄的
来源: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
2025年07月10日 11:07

人物简介

钱临照(1906—1999),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入党志愿书

(节选)

解放之后,我首先接触到的是纪律严明、爱民如子的解放军,读了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亲自听到周总理和陈毅同志等的几次报告,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军逐渐有所认识。还主要看到人民政府的种种法令和设施,这些处处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为劳动人民谋幸福。全国人民翻了身,在国际上有了高的地位。

我通过这些事实的亲身体察,觉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还通过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主席的文章,我细细把解放前后的变化相对比,觉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要有希望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治理。

正因为有此信念,我逐步坚定跟着党走的信心。但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自己还有历史问题,更自分学习不够努力,自惭形秽,不敢贸然向党提出申请。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拥护党、跟党走,必须听党的话,从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做起。历次运动中,我和我的家庭受到冲击,我在思想上没有任何动摇,亦以此故。

…………

在我写申请入党书期间,有人问我,经过“文化大革命”……我的年纪已过七十,为什么我在此时刻申请入党?我对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有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目标。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在实现这个目标时,要克服漫长而艰巨的道路,难免产生一些错误。但只要力加改正,改正了,特别公开地改正了,不但没损伤它的威信,反而能增加它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我们党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仍然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只觉得我们党的威信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低落,经过 1977 年以来历次中央正确的决议和措施,错误路线已经彻底改正,威信正在上升。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从近百年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确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确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唯一行动指针。我的年龄确实大了些,但还想以有生之年在党的领导下,接受党的教育,能为人民作些事。为人民尽忠是不限年龄的。一想起周总理无私无畏、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我怎能自欺年老而丧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今日要求入党的心情。

想到我的缺点是很多的。首先,我的阶级烙印洗刷掉要费很大功夫,下很大决心。在我的思想意识上非无产阶级的东西很多。表现在工作上,主观急躁,不能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客观上表现出我的骄气。

我衷心愿意在党的教育之下,拥护党的纲领,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坦白,服从组织分配,积极负责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延伸阅读

钱临照先生 ( 右二 ) 为学生答疑

钱临照是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促进钱老思想转变,74岁提笔陈词,写下深刻恳切的入党志愿书的,是他深深敬仰的一个个光辉榜样。

在纪念吴有训的文章中,钱临照评价其“一生治学谨严,为人正直”,这也反映了钱临照本人对严谨求实学风的重视和强调。“周总理无私无畏、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更使钱临照产生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慕之意,他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始终安放着周总理的画像。周总理逝世后,钱临照顶着“四人帮”禁止群众悼念的高压,直奔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自发组织的追悼大会,毅然登台发表悼词,追思总理对知识分子的爱护与关怀,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期望,还以万分崇敬的心情追述周总理公而忘私的美德。言词恳切,听者动容。钱临照还说过,我们要像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一样竭尽全力地办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

钱临照后半生投身于人才培养,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呼吸共命运,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他高度重视对年轻学者们进行科学道德的教育,要求他们立足祖国,放眼世界。早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就主动约请一些年轻教师定时到他家里,给他们讲授英语。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隔离审查”的日子里,钱临照还耐心地对身边的年轻教师进行外语辅导。“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钱临照就积极组织大家开展刊译国外最新文献的活动。几经挫折起落,始终不改初心。他热情地给年轻师生写出国推荐信,为他们争取出国进修和深造的机会。钱老与在国外的师生密切书信往来,及时向他们介绍祖国与科大的新貌,并加盖上“月是故乡明”的印章,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正如1980年74岁的钱临照在入党志愿书上所承诺的,他古稀之年不“自欺年老而丧志”,依然洋溢着青年人的干劲和闯劲,勇于担当重任。1985年,年近八旬的钱老代表学校接见一个外国教授代表团后感叹说:“他们都是三四十岁,是我的孙辈教授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培养出三四十岁的教授呢?”钱老把希望寄予少年班。十年后,果然有一位30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生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实现了钱临照的愿望。

钱临照将毕生的忠诚,致力于中国物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